了解这5大问题,帮你解决VR晕眩感
谈到如今VR体验上的槽点,晕眩感一定位列首位。纵有上天入海的体验,如果必须先吐了再说又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为此操碎了心的主流厂商都在奋力解决。提高刷新帧率?优化头部追踪?他们一直在放大招!如果你是VR业人士,这篇小文也许能让你更了解消除晕眩感的发力点,如果你是黑科技消费者,这会为你挑选VR产品提供一些关键指标。如果你两者都不是,那也不妨围观一下如今科技圈最霸道的大热闹,为自己增添一些谈资吧!
为什么会感到头晕?
我们先来聊聊晕眩感的来由。实际上,人们对于VR的晕眩,很大程度上与晕车、晕船并无区别,这种表现统称为晕动症。晕眩的感觉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人对晕眩都那么敏感的。 这种因为戴VR头显时而产生的晕眩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显示设备所提供的图像信息与观看者平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经验有较大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包括很多方面,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在坐VR过山车的时候,视觉上是在高速运动,但是耳朵的前庭系统却表示你并没有在运动,这时就会导致头晕。
再比如说,如果VR显示器给出的画面变形严重、视野小,这些都与现实世界有差异,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头晕。
另外画面延迟也让人感到与真实世界不相符,成为晕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都属于VR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视觉差异。
从用户体验上来说,可以把这种晕眩感简单的归结为视觉差异。但从显示设备研发者的角度来说,就不只是这么简单了。
超多维SupeD光学主管寅伟说,从显示设备本来看说,产生眩晕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部分主要是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和人眼瞳距不匹配,导致左右眼所得到的图像不一致;透镜像差大,畸变大,导致画面变形严重;图像刷新帧率不够,导致画面更新达不到人眼要求等。软件部分的原因包括三维模型不合理,视差调整超过人眼承受范围,立体图像存在水平或者竖直偏差不易形成立体效果等。
消除晕眩,主流厂商怎么做?
从设备的角度来说,硬件和软件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了晕眩,那么解决方案也是从这两方面入手。目前来看,各大厂商都提出了自己的办法。硬件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但也绝不能孤立来看。
从Oculus、HTC等主流厂商的动作来看,无论从硬件入手还是软件入手,亦或是软硬结合,都主要为了解决这5个问题:
1、提高刷新帧率
2、提高分辨率
3、减少画面变形
4、优化头部运动追踪
5、优化内容
具体来说,硬件方面主要这几个东西要好用:GPU、感应器、显示屏、芯片、成像透镜,以及瞳距和距离调整结构。软件方面,需要改进图像算法。

最新活动更多
- 可穿戴传感器设计工程师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嵌入式高级开发工程师 深圳市微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产品结构设计 MD设计师 蓝牙 可穿戴产品 深圳市路路哒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手环可穿戴平台软件研发工程师 广州软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员 济南汇通远德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项目开发经理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嵌入式开发 北京商高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医疗营销副总 达铭实业(宿州)股份有限公司
- 芯片销售可穿戴市场经理 深圳卓斌电子有限公司
- 高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可穿戴式医疗器械方向)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解决方案工程师(激光雷达应用方向) 北京市/海淀区
- 交付工程师(激光雷达应用方向) 北京市/海淀区
- 系统安全工程师(激光雷达) 北京市/海淀区
- 可靠性工程师(激光雷达) 北京市/海淀区
- 大客户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