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VR主流交互方式?手柄、遥控器、触摸板、还是手势识别
每一代的终端都有其主流的交互方式。PC时代的键盘和鼠标、游戏主机时代的手柄以及智能手机时代的触摸屏,这些交互方式降低了消费者的操作门槛,激发终端市场新的活力。可见,交互方式对于终端至关重要。
目前,VR显示终端处于发展初期,各大厂商凭借优势采用各自的VR交互解决方案。一时间,带有各种交互方式的VR显示终端充斥市场,有的绑定手柄,有的配备遥控器,有的安装触摸板,甚至有的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等。这种多种交互形式并存的现状促成了VR交互方式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么多的交互方式当中,哪些会成为VR主流的交互形式呢?
谷歌控制器是过渡
Ximmerse CEO贺杰指出,交互解决方案要大规模2C必须具备一些必要条件。首先,交互方案相关产业链必须成熟,能够支持大规模量产。其次,交互方案相关技术指标能够保证稳定、精确运行。最后,交互方案必须足够廉价、简单,功耗足够低,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
而谷歌Daydream计划中的VR操控方案正好符合这些条件。Daydream计划的控制器包括按钮、一个触控板以及体感组件。控制器通过方向传感器、陀螺仪和加速表实现体感追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板和菜单按钮与Daydream APP进行交互。底部的Home键可以回到Daydream Home菜单并重置头部定位,侧边有音量控制键。Daydream的控制器类似新Apple TV的遥控器,包含触控板和实体按钮,能够保证稳定运行和精确操控,是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据谷歌称,该控制器较为廉价,便于普及。
不过,京东集团架构部总监赵刚认为,谷歌在VR硬件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更多的会从操作系统本身来支持VR。谷歌可能会像当年的Microsoft一样,Microsoft原先只是开放图形设备接口(GDI),兼容性好,但性能差,不能用于开发高动态的3D图形游戏。后来Microsoft推出了DirectX,直接访问图形设备,虽然兼容性不如GDI,但是性能大大提高,终于和OpenGL抗衡,推动了Windows平台上的3D图形游戏开发。所以谷歌对于VR的支持也是从操作系统底层开后门,能够对传感器、摄像头等进行更直接的支持,实现更低延时的访问。据了解,Daydream平台兼容Android N。为了提升体验,Android N针对VR一些特性进行改进,优化编译器,缩短软件运行时间;开放Vulkan API,允许开发者直接控制设备中的GPU。
谷歌针对VR开放部分系统底层之后,相关标准也会确立,有利于移动VR主流交互方式的形成。运动加加CEO姚斌表示,现在之所以没有主流的VR交互方式,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标准。谷歌对于控制器进行软硬件优化之后,类Gear VR产品的交互体验就会提升,相应的操控标准也会形成。届时,谷歌控制器不仅将成为类Gear VR产品的标配,还会因为廉价而实现快速普及,成为移动VR主流的交互方式之一。
手势交互或成主流
谷歌操控器也只是VR交互方式的过渡解决方案。VR交互方式会朝着更加简单的方向发展。无论是PC时代的鼠标,还是功能机的按键、智能机的触屏,都离不开手。同样,VR时代的交互也离不开双手,所以手势交互是VR必须攻破的交互方式。
手势交互技术不仅成为各大巨头布局的重点,还成为各个创业公司主攻的方向。近日,许多公司在手势交互技术方面动作频频。Leap Motion推出了新的“互动引擎”(Interaction Engine),方便用户抓取虚拟物体。uSens凌感首次在国内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开放SDK测试版,并开启预订名叫Fingo的硬件模组。该模组集成了26自由度手势追踪、6自由度位置追踪以及AR/VR技术。Dexta Robotics公司最近发布一款名叫“Dexmo”的产品,它是一款像手套一样戴在手上使用的未来主义“骨骼”,内置大量元件,能让用户感觉到握在双手上的虚拟物体。
uSens凌感首席研究员毛文涛认为,手势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好的交互方式,是因为它适用于很多应用场景,并且可以进行多场景之间的交互。但是手势识别并不是唯一的交互方式。当下没有使用手势识别作为主流交互方式的原因,主要还是手势算法的难度太大。对于前期的手势识别来说,现在算法门槛很高,从精确度和资源消耗来说都要比手柄差,因此目前很难成为立即使用的标准。
虽然目前手势交互还不成熟,存在诸多弊病,但是许多业内人士非常看好手势交互在VR中的应用。毛文涛指出,如同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刚开始的时候也遭到诟病,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最终手势会因为根本上的优势成为人们最喜欢的一种交互方式。贺杰也认为,手势交互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输入方式,以后一定有市场,只是它在产品化的过程中还需要积累。TVPlay CEO周琨甚至指出,虽然目前手势交互没有触感,不能代替体感手柄的存在,但是手势交互更加自然,更有可能成为VR主流的交互方式之一。

最新活动更多
- 可穿戴传感器设计工程师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嵌入式高级开发工程师 深圳市微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手环可穿戴平台软件研发工程师 广州软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结构设计 MD设计师 蓝牙 可穿戴产品 深圳市路路哒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员 济南汇通远德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项目开发经理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高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可穿戴式医疗器械方向)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 高级通信标准工程师(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 OPPO
- 可穿戴设备嵌入式开发 北京商高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医疗营销副总 达铭实业(宿州)股份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