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体验难民生活 将成政客造势的新噱头?
之前推荐过的描写叙利亚难民的BBC VR新闻纪录片《We Wait》吗?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同情难民吗?希望他们顺利登陆希腊吗?
VR内容能否改变世界?
很多人正在实践,无论是使用Oculus理解流浪汉,或是在众筹网上发起众筹,都是希望通过“同情和同理”来帮助这些人,避免无谓的暴力。
VR确实是“产生共情的机器”。
也许它可以用来使我们关心并帮助一些群体,如难民,无家可归的人以及身体和精神障碍者。
国际救援委员会最近在纽约市募捐活动中,让人们排队使用VR头显去体验黎巴嫩难民营的物理环境。
执行制片人说:“我们不能把捐助者或人员带到现场,但我们可以把环境带给他们。这是VR很棒的一点;我认为,对于慈善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说白了,就是用难民营的“惨”,号召人们多捐款。
但是,“卖惨”的行为已经受到质疑:这或许是不明智的做法。
不是说无效,而是不明智。
然并卵,人工模拟的效果一般
这些模拟都会带来一些不太舒适的体验,就像是男人要体验分娩疼痛,健全者体验失明者的生活。
VR并不能帮助你去了解一个难民,或去体验无家可归或残疾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作为难民,真正可怕的不是难民营的景象和声音,而是被迫离开国家的无助感、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恐惧和焦虑和对未来不可知的惶恐。
人工模拟的真实情景一定存在差别。
电影《萨利机长》就说过,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模拟出来的应急措施,一定不会是真实的突发状况的真实反映。
你不能由一次几分钟或者几小时的体验去了解几个月、几年的感受。若你想去理解他人的生活,除了身心投入,不然没有其他更适合的途径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