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应该是工具 而不是“玩具”
被资本和市场裹挟下的盲目
而国内外对于VR/AR技术定位的区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资本。
某个做VR内容的业内人士曾吐槽,国内的VR/AR更像是资本把控的一场泡沫,它不是对内容负责的。而国外的VR/AR更多的是对技术和内容高度负责任,所以当我们正在玩资本泡沫的时候,美国人、欧洲人在非常专注的研究如何用VR更好地表达内容。
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看来,即使同样是做VR娱乐性的内容,国内也要远远落后于国外。事实是,即使是国内的资本,其实大部分也都在“扶持”国外的那些VR公司。
所以国内很多初创企业对于VR/AR技术的态度就是,“资本准备好了我们就去做。”
做VR教育的小熊尼奥创始人熊剑明表示,“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看到AR早教产品这个东西很好卖,资本也表示这个比较火,你来做吧!等真正投入之后发现其实都是坑。”以AR教育娱乐产品来说,生产、仓储、物流、渠道等各方面的压力会让很多公司喘不过气。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市场上会有如此多的劣质的娱乐内容的存在,被盲目的市场风向裹挟下,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做VR或者AR到底是为了什么?
相比较之下,国外很多公司冷静很多,谷歌在早期的系统完善后才一步步布局内容,而且他们非常侧重于VR在一些非娱乐领域的应用,比如教育,而苹果今年才准备好推出ARkit工具。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完全准备好才去做。
而这两种不同的资本环境以及创业心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局面:对于AR/VR技术工具属性和娱乐属性的不同侧重点,国内很多VR团队被市场推着一窝蜂地去关注娱乐应用,国外会更多专注于工具类应用的挖掘。
以微软的HoloLens为例,虽然其娱乐应用的时候未到,但是在一些工业生产工具上,它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要娱乐还是工具属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确实,推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娱乐。但是在当前的硬件技术、分辨率、延时等因素的限制下,娱乐的乐趣性大打折扣。
所以罗斌提出了一个观点:“既然如此,我们在努力提高软硬件和技术的同时,为什么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它的工具属性的开发上?比如像VR教育、VR培训等,相较而言,它们也更符合工具性。”
据国外调查机构ABIResearch发布最新的报告,虽然整体普及率发展缓缓,但特定市场正在快速采用AR。在制造业中,有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采用智能眼镜,只有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兴趣最终采用智能眼镜。和ABIResearch此前的预测差不多,报告显示制造业在2021年将占据AR市场的近20%。
所以对于国内现阶段的VR发展,或许可以将部分眼光转移到VR/AR技术的工具属性应用上,一味地赶在技术之前去大规模的创造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视觉感知技术在半导体与印刷包装创新大会
推荐专题
- 1 2025国内智能眼镜赛道预测:腾讯、阿里、华为、小米等一线大厂或将全部入局
- 2 年报 | 2024年中国XR市场销量达53.6万台,2025年将增长44%;AR在线上市场首次逆转VR,市占超六成
- 3 XEO推出VR产品,歌尔要再造一个PICO?
- 4 万字深度解析 | 2024年十大VR/MR应用场景
- 5 XR一周大事件:三星首款XR头显亮相,却只能远观不可近触;谷歌购买HTC XR专利及研发团队;传Meta正在开发三款新的智能眼镜
- 6 苹果取消分体式AR眼镜,专注一体式及AI眼镜 哪些厂商受益?
- 7 苹果、Meta、OpenAI重磅信息,2025春节XR资讯汇总
- 8 SideQuest裁员,谷歌和Meta正在杀死第三方XR应用商店
- 9 2024 Vision Pro折戟?2025苹果野心继续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