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联想煦象教育:拿下中国移动4000万元订单,渗透率仅1%的VR教育如何破局?
提到联想在VR/AR上的布局,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2017年作为微软系MR中的一员,推出VR头显,以及之后Mirage AR、晨星AR等等AR设备。
一直专注于VR/AR硬件的联想,竟也有布局VR内容?
作为联想在VR教育垂直赛道上的内部孵化企业,VR陀螺此次专访到煦象教育CEO沈文,从其口中了解到VR教育真实的一面。
面向30多万所学校庞大市场 联想布局VR教育垂直赛道
“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在联想内部关注和投入VR这一块,整个联想集团对VR和AR相当重视,因为我们把它定义成第三代计算平台。”
沈文提到,个人从2015年开始关注VR、AR,而当时联想以自身擅长的硬件切入,至今为止推出了多款VR、AR头显设备。
经历了2015-2016年的疯狂,2017年泡沫破裂,而很多对于C端市场爆发的期待自然也以破灭告终。不只是硬件成熟度的问题,内容同样掣肘着整个生态的发展。所以联想将布局从硬件延伸到内容。
2017年,煦象从联想内部孵化出来并独立运营,定位VR教育,这也是联想在VR内容垂直赛道上的第一家公司。而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除了公司CEO沈文毕业于华东师范,拥有教育资源和背景之外,VR与教育带来的化学反应以及国内30多万所学校庞大的市场盘子,都成为了联想考量该赛道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目前煦象教育聚焦K12领域,并推出了“大象创新教室”,定位解决方案平台,联合所有内容合作伙伴共同将VR课程推向学校。据沈文称,煦象教育目前已有1300多课时的VR课程,在全国100多所学校落地应用,并且很多已形成“常态化教学”。
此外,据称煦象近期还成功获得了中国移动4000万元VR教育订单,计划在150所学校落地VR教室。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所有教学逼至线上,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通过线上直播或者录播进行。如上海地区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是将课程录制后,在电视台定时播放。虽然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样能够教授知识点,但让自制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群体,在电视机前专心地完成数小时课程,同时还要摒除来自家中的其他诱惑显然不容易。纯单向授课,没有学习氛围,没有交流和互动,线上教育或许只发挥了教室上课的一半效果。
疫情影响下,传统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这个方向大步前进,同时也迈出了线上常态化的第一步,而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沈文认为,这就是VR的机会,而今年下半年是VR教育非常蓬勃发展的一个时间点,VR的空间同步能力以及沉浸效果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做VR教育的同仁在这个机会下可以再努力,给市场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常态化VR教学中,老师是核心要素
据VR陀螺了解,目前VR在教育领域落地主要为以下VR教室和VR实验室形态,据沈文称,通常都是这两种形式,但不排除一种特例——VR体验角,由于预算或者场地原因,极少一部分学校会先在图书馆或者公共区域引入几台作为VR体验区。
最常见的落地形式为VR教室,与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致,其主要作为辅助作用,在一节45分钟的课程中,25分钟为普通教学,20分钟使用VR设备辅助。
据称,一间VR教室的费用根据人数,如果40人的教室约40-50万元;50人的教室约50-60万元。而教室的标配设备包括教师用的PC电脑、路由器、文件服务器、教室管理平台以及多台VR一体机头显,由于部分课程需要空间交互,因此3DoF的头显与6DoF的头显均会采用。此外,电子白板、3D打印机、VR摄影机等均可以选配。
在教学中,简单易管理是最基本的需求,据称煦象自行开发了一套教学管理中控系统。可实现一键内容同步、开关机,实时查看所有设备电量、联网状态等,老师通过简单的操作可进行授课。
在课件方面同样有倾向性,据称高中更偏向于实验课程,包括一些生涯规划类的课程,小学它更偏重于创客类的制定教育类、创新类的课程,初中则偏重于一些学科类的,比方地理、化化学、生物等,具体每个学校的需求会不太一样。
而之所以选择从K12切入,主要由于这个领域的课件更为标准,可复制性强,虽然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不同版本,但教学大纲大同小异,因此VR课件能更通用。在落地的过程中,沈文发现,通常当地头部的学校会更愿意拥抱VR教育,而要实现常态化教学,老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核心要素。
“常态化落地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难点就是怎么样让老师能够快速的掌握。因为软硬件开发、布设都已经不是问题,但是所谓的常态化教学意味着他每天甚至每一节课都在用,用的人一方面是学生,但学生不是主角,他不可能自主的去操作这些设备,而是需要老师去给他们上这个课。那么真正常态化用起来最核心的就是老师,所以我们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碰到这样的难点困惑。”
VR教学需回归本质,定位清晰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VR课件专业性较强,开发内容的人不仅需要懂技术,同时还需要对教学内容有很深的理解,在市场乱象依旧存在,内容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把控内容质量?在课件的开发上,据了解煦象选择了与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合作。沈文提到了目前内容制作的流程。
“第一,我们先要去研究课程标准,不是看课本教什么就直接把它量化,并没有这么简单。中小学义务教育中有每一门课都有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点作为一个目标,然后根据VR的特殊能力来开发这样的课程。”沈文认为,VR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二维平面,不论是PPT还是平板电脑都是二维,而VR第一能够变成三维立体,第二能带来沉浸式的情境化教学,第三它能够交互互动,有了VR新技术以后可以做的事更多,但还是要回归到本质——学生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所有的课件不能脱离课标。
“第二,研究课标确定知识点后,我们再去跟教研组的老师专家探讨,根据他们认可的点来设计一个脚本,有了脚本以后再开始做软件的开发。”
最后,课件开发完成后还将配套教材,形成传统教学、VR教学、知识点考核、互动讨论等完整的教学过程。
“一定要定位清楚,VR是其中的一个步骤,一个好用的工具,那么我们基于这个理念去做的课程,才能更加符合学校的需求。”沈文强调到。
在第三方内容的把控上,煦象教育提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发布开发SDK,开发者可基于该SDK进行内容制作,同时教师专家配合监督课件内容,从开发底层把控课件质量。二是煦象未来将出台相关标准。“比如我们跟一些合作伙伴深度合作之后,我们会定制开发一些内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提出一些要求,按照我们对教学的理解,按照一些老师的反馈,我们来提这样的命题作文,那么这个团队来做配合开发这样的模式,保证教学的质量,标准定制开发。”
VR教育渗透率仅1% 标准化需要标杆案例出现
VR从2016年走入大众视野,如今部分人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在教育领域,随着政策与产业的推动,现在不仅有了虚拟现实相关专业,许多学校也已经应用起来。但相比2016年,虽然硬件、内容都有相当大的进步,但VR教育课件依然距离标准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而相对于其他产业,VR教育发展似乎更为平稳而缓慢。
据沈文称,目前VR教育在整个传统教育中的渗透率可能只有1%。由于教育有一套自成体系,有自己的运行规则。比如学校要采购新教具,必须要在第一年申报,第二年才能真正落地,所以推进速度比较慢。而在产业端,VR硬件、内容不成熟,同样限制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普及。
而如何推动VR教育标准普及,沈文认为,需要有一些头部的内容做示范,真正得到主流的教育界的广泛的认同,比如VR课件不仅获得老师,包括教育界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都认为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有了这样的标志性事件后,可以让其他的课件也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开发,最终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视觉感知技术在半导体与印刷包装创新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I评选】维科杯·OFweek 2024(第九届)人工智能产业大会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