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往后10年“VR”发展
欢迎来到扎心话题不扎心系列,本期带来的主题讨论是“10年后的VR是怎样的?”。先亮观点,十年后的VR不再是VR,而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伴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VR产品“做减法”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在今年元宇宙话题的大力炒作下,VR产业正迎来资本的关注,相关技术更是有望进一步加速迭代。
在今年FBEC 2021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软硬件厂商代表对于未来VR产业发展的看法,从底层硬件、软件生态、到市场布局,一系列的前沿观点充斥着未来VR产品形态。
图源:VR陀螺
云化去“芯”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全真互联网”,这是时代的变迁,计算平台的衍进。而在这个以AR/VR为计算平台的时代中,我们将看到不同于前两个时代过度依赖“芯”资源的全新面貌。
NOLO创始人张道宁在于VR陀螺交流过程中强调,数字中国,数字世界的趋势是不可逆的。随着5G+千兆高宽带+WIFI 6与云计算的适配后,存在于传统AR/VR设备中“处理器”将会被逐步代替,形成云端“芯”,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性能,游戏/系统体验。
在全球缺芯,又缺“沙”的大环境下,如何高效利用半导体资源成为全球都在思考的难题。基于高速网络连接“云芯”,不失为一种综合利用资源的高效方法,将每款芯片置于云端,用户根据自身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性能芯片,实现资源合理分配,高效循环利用。
当然,这不仅仅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最优方案,更是直达碳达峰与碳中和未来的减排手段之一,值得做出更多的探索。
VR、AR相互融合
VR头显与AR眼镜是两种不同的形态的产品,前者主打沉浸式虚拟现实,在C端大放异彩,后者定位虚实结合,深耕B端应用。然而,近两年我们不仅看到了它们在B、C端交叉应用,还看到了产品形态上的相同趋势——眼镜。
在今年FBEC 2021进化论展台上,各类VR头显与AR新品让人目不暇接。总体来看,从VR头显的See-Through功能,到Pancake显示方案,VR的大趋势是围绕着近眼显示技术的改进,在人体工学设计上做加法,在产品重量上做减法。
而VR头显的最终目标则是想要做到一副眼镜的尺寸大小,既有VR功能,也兼容AR功能——MR。
如今,MR眼镜的前景也呈现一片光明态势。今年法国初创公司Lynx宣称将推出一款MR眼镜—Lynx R-1,凭借着AR+VR的双重特性,今年11月份,该产品最终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吸金超70万美元,一举成为今年XR市场最引人注意的产品之一。
VR与AR相互交融是VR头显全方位技术进步的表现,同样也是AR眼镜C端突破的必经之路,MR即最终形态。
图源:VR陀螺
全面打破娱乐定位认知
VR、AR产品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应用方面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游戏机和头戴显示器,还有众多垂直于B端的定制应用,在教育、工业、安防和医疗等领域均有涉及。
今年10月份,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宣布,它将很快在北美近4300个金融中心开始利用VR技术进行软技能培训。大约有5万名员工将使用VR头显来完成一些日常和复杂的任务,并参与员工每天可能遇到的各种客户互动。
在C端方面,它也正在逃离娱乐的定位。从今年的XR软件生态市场中,大家也可以明显看到与以往不太一样的软件类别正在积极向VR生态扩张,如戴森的VR家电体验商店、Meta的VR办公应用《Horizon Workrooms》等。
毫无疑问,VR应用生态正在由单一的游戏类拓展成像智能手机应用那样更加多样化、全面化,能满足用户更多需求的生态圈。
当然,在VR/AR进化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历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各类技术的完善,更重要还需要一个巨大的使用契机。
微软MR产品市场经理孔宁在参与本届FBEC做客Talking Box时表示,就她个人认为,这还需要一个强烈的市场需求入口,即为什么内容的呈现形式一定要从2D变成3D,什么造成了我们必须使用立体的交互,或者虚拟现实的交互,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特别强的场景需求。
那么,你认为10年后的VR又会是怎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一起畅想未来。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