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科创板IPO获批,扭亏压力大,业务高度依赖集采藏风险
近日,证监会批复同意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灵深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自IPO申请受理至被批复同意,格灵深瞳只用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即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AI视觉第一股”。然而,格灵深瞳神速推进的背后,扭亏压力巨大。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软硬一体的智源智能前端产品,以及软件占比较高的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和深瞳行业应用平台。
招股书显示,格灵深瞳在2018、2019、2020年,营收分别为5196万元、7121万元、2.4亿元,营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16.12%。公司毛利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0年为61.57%
但值得注意的是,营收虽然增长快速,营收规模却远低于“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在计算机视觉赛道,其市场份额也远低于商汤、海康威视等企业,处于“其他”类别行列。
与其他AI公司尚无法盈利的局面相同,格灵深瞳在报告期内也处于亏损状态,2018、2019、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7456万元、4.2亿元、7820万元、5703万元。
受到三年累计巨额亏损影响,格灵深瞳在招股书的重大事项提示项目中重点提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4340.12万元,主要原因系前期研发投入大但收入规模较小以及实施股权激励产生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此外,格灵深瞳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较高,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23%、67.55%和57.57%,集中度相对较高。且主要终端客户为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这些客户通常实行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
因此,如果未来公司无法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带来严重影响。
同时,从当前的盈利模式上看,格灵深瞳的盈利来源于向客户提供面向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销售收入。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三大领域。
但目前这些领域充斥着众多的竞争者,竞争较为激烈,除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企业之外,还有华为、新华三、海康威视等传统企业。
虽然作为AI第一股的商汤科技在上市后仅仅三天股价便翻倍,但目前相比高位已回调三成,预示着市场正在逐渐趋于理性,
这对于即将登陆科创板上市的格灵深瞳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Vision Pro 要停产?史诗级大败局,苹果做错了什么?
- 2 Meta放不下的Avatar,在向“可互操作元宇宙”靠近
- 3 Meta、苹果齐上新,歌尔又行了?
- 4 AR/AI眼镜大热,这些传统眼镜厂商已经入局
- 5 傲视群雄!全球VR出货量Meta占比超74%,第四季靠Quest 3S加持有望突破80%
- 6 华为MR混合现实专利曝光 相关产品最快明年登场
- 7 开发者被Meta“抛弃”转向竞争对手?细数Meta与VR/AR开发者的恩怨情仇
- 8 “非洲之王”传音开辟新赛道 也开始试水做AR了
- 9 华为、三星等巨头或在2025年入局 XR市场有望变红海
- 10 一举拿近半市场份额,XR新话事人诞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