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Magic Leap联手顶级特效公司维塔,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Hayley Gray:维塔工作坊的负责人Richard Taylor(同时也是维塔的创始人之一、世界著名电影特效大师)在2009年就和Rony结识了。那也是Rony第一次和Richard描绘自己想要打造的项目。在当时,Magic Leap甚至还不存在。从那时起,维塔工作坊就开始为Rony进行一些概念设计和创意性的动作。5、6年前,Rony正式成立了Magic Leap,同时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为Magic Leap平台打造MR体验。也正是在那个时候,“Dr. Grordbort”这个IP正式启动了。
Greg Broadmore:Rony是从漫展上开始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他留意到了我正在打造的科幻小说世界。在那时,他无意中提到希望我们能够给他的MR平台打造一款游戏。当时他并没有使用“MR”这个词,因为在当时这种说法还不存在。但他还是很好的描述了这种科幻的体现方式。那时我们也正好想要做一款Dr. Grordbort的电子游戏,而Rony给了我们一个在全新平台上制作一款游戏的机会。我们立马选择了入局。
Hayley Gray:也正因如此,我们比其他任何开发者接触Magic Leap平台的时间都要长。我们已经在上面工作了5年之久,在很多技术诞生之前就已经在上面进行各种测试。当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不断的概念化一些我们认为有潜力在MR中发展的机会。从那之后,我们的团队逐渐扩展到50人,包括来自Magic Leap的软件工程师、技术人员,同时也有维塔的创意人士、设计师、编剧和作家等等。我们整个团队都在新西兰惠灵顿工作。
Greg Broadmore: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这个团队有着双重的功能。首先,我们正在打造《Dr. Grordbort’s Invaders》这款游戏,即将在年内登陆Magic Leap眼镜。这将是一款标杆性的作品,用于展示Magic Leap平台和MR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同时,这个作品也将会展示这个平台应该呈现的样子。我们的作品是针对平台的硬件以及SDK专门打造的,同时也拥有足够的经验。
Hayley Gray:我们和Magic Leap有着非常深入的合作关系。Greg和我每年都会前往佛罗里达(Magic Leap总部所在地)7-8次,紧密跟踪Magic Leap平台的研发进度。我们在新西兰的团队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从开发者的角度向Magic Leap提供反馈。这也是我们团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GB:为什么你们选择成为独立的第三方内容开发商,而不是直接成为Magic Leap的一部分?
Greg Broadmore:Rony首先找到了我们——那时他的项目叫做《Hour Blue》。这是我们合作关系的开始。当然,他也知道我们擅长于通过叙事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在Magic Leap上,Rony首先需要解决技术的问题,但是硬件本身真的只是创意的载体而已。而维塔拥有近30年为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和布洛姆坎普这样知名大导演和知名电影服务的经验。我们打造一个全新世界的能力是Rony所欣赏的,因此我们之间的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直播】解密行业检测流量密码——电子与半导体行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推荐专题
- 1 反向翻墙成功!未正式进入中国的Meta,其VR产品市占率已跃升至第二,份额仅次于PICO
- 2 2024 Q4全球XR市场报告出炉:Meta占比高达79%,PICO份额断崖式暴跌
- 3 搞混了?MIJIA二代智能音频眼镜并非小米AI眼镜!
- 4 2025再进一步,谷歌干AR的野心
- 5 总收入突破14亿元,SandBox的VR大空间生意经
- 6 重107克,上架一天卖出前代半年销量!这款轻量化VR头显突然火起来了
- 7 PICO 4 Ultra上市180天后,完成关键一跃
- 8 李书福的AR眼镜火了,吉利早成了一家科技企业?
- 9 歌尔股份,即将迎来第二次辉煌?
- 10 客户全是世界级大厂,产品价格比苹果还贵 这家XR厂商是如何做到的?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