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先行,5G助力,VR走上复苏之路
经历萧条过后,VR逐渐走上了复苏之路。这个阶段沉淀下来的,也都是独具一格、方向清晰,且拥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2018年,整个VR产业以行业应用为核心,慢慢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一股来自传统领域的力量,正推动着这项技术的落地。
VR技术,必须落到实处才有未来
“VR只有紧密结合实体经济才有稳定的未来,虚的技术一定要坐实,而实的产业一定要学会虚。”在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上,马云提到。
2018年,面向C端的Oculus GO硬件面世,这款被认为能让VR在C端爆发而被寄予厚望的产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数十万级的体量,依然不足以撬动消费市场这块大蛋糕。
反观另一面,VR在产业端却有着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是硬件厂商针对行业应用做了诸多调整。如开放定制系统,增加眼球追踪等功能,让企业能够自行根据需求进行软件内容定制。
2018年,行业应用端最大的买家依然是政府机构。根据VR时代统计的2016-2018年上半年VR/AR政府招投标的情况来看,每年的需求以及采购金额都呈增长趋势。
制图:VR陀螺 数据来源:VR时代
制图:VR陀螺 数据来源:VR时代
2018年上半年的VR/AR项目金额同比2017年增长了67%,其中VR项目213个,采购金额为2.6亿元,占比51%;AR项目19个,采购金额为4259.89万元,占比8%;虚拟仿真项目184个,采购金额总计为2.06亿元,占比41%。VR和虚拟仿真项目占比达到90%以上。
从招投标的领域来看, 2016-2017年,教育领域的VR/AR/虚拟仿真项目占比均超过了75%,而2018年上半年,教育领域的VR/AR/虚拟仿真项目超过80%,高校和职业技术类院校均为主要项目来源。
如国泰安将VR技术融合到汽车维修的相关培训中,借助VR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观摩整个过程,还可以看到制动器运行时零件内部的工作情况,更具象化地理解部件架构、拆装以及动作原理等;网龙华渔教育则将VR与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合,提供专业教学、实训整体解决方案,已应用在大田职业中专学校、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晋江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教育学校。
除了教育领域之外,2018年也有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企业、机构开始应用VR技术。综合来看,VR落地最大的几大场景为企业培训、家装、医疗、博物馆/科学馆等。
如京东使用VR进行物流培训,员工借助VR来学习分拣、粘贴面单、缠绕胶带等业务动作;世界上最大的公路承包商Colas,使用VR进行安全培训;UPS采用VR培训快递司机;肯德基使用VR培训员工炸鸡等等。
家装相关企业也出现了诸多代表性企业,诸如酷家乐、打扮家、爱空间等,在VR中设计软装,据了解,打扮家去年的软件营收达到了6000万元,现在还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化)软件将VR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工程中,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医疗领域,VR技术的应用则主要为教育培训及辅助治疗,涵盖手术培训、疼痛管理、病人教育、临床医生教育、理疗和复健、PTSD、转换性障碍治疗、戒烟、应对恐惧、脑震荡评估、养老、缓解压力、健身、培训助产士、牙医等各细分科目。代表企业包括医微讯、伯通信息等。
文旅、展览展示,包括博物馆、科学馆的数字化亦为VR带来了机会,历史事件通过VR生动地再现,让博物馆“活起来”、科学技术可视化等等,VR在生活中的渗透率在不断攀升。
2018年,面向B端的产业服务成为了整个互联网的大趋势,新零售、新金融、新生活……,几乎所有的新物种都是围绕着B端行业的深度改造入手,产业互联网的大势为VR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为VR的作用亦是赋能。
VR行业应用三大趋势:角色转变、渠道为王、细分&专业化
VR与行业应用的结合经过几年发展,在2018年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VR+变成了+VR。不只是对VR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参与进来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早期做VR+行业应用的角色以创业公司为主,这些公司大多规模小,不仅分散,价格乱象也常有发生。
但2018年,VR+行业应用的主角开始转向传统企业。如贝壳找房,其基于原有的渠道和资源,在原有的团队基础上组建VR拍摄团队——如视,既节省了成本,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规模化。成立仅仅1年多的如视,已经扫描重构房源超71万套,每月新增超过10万套。
除了贝壳之外,安居客、我爱我家、房天下等其他看房、房产中介平台也都加入了VR看房功能,无论是出于营销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体验,VR以各种各样的渠道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确切来说应为全景)。
另一方面,有天然优势的渠道方的进入也让分散的VR+行业应用越来越系统化。
在去年Vive举办的行业解决方案大会上,Vive与国内四大线下IT销售渠道中的两家——翰林汇及伟仕佳杰合作,建立了客户、平台、开发者三方的合作体系,将原本分散的对接方式统一化。开发者提供内容,结合Vive硬件,由渠道打包成整体解决方案推向客户。
成立于1993年的翰林汇,先后与IBM、HP、TOSHIBA、APPLE、DELL等全球知名企业合作,成为了这些企业笔记本产品的中国总代理。其渠道规模包括近30000家客户,其中行业客户超过7000家。其与Vive合作,在2018年1-10月期间,配合、支持VR授权投标项目近80个,其中金额大于百万的项目约25%。
Vive与翰林汇合作模式
另一家伟仕佳杰则是亚太区最大的科技产品解决方案与大数据综合服务企业,其成立于1991年,2002年在港交所上市。这家成立了26年的企业,拥有40000个渠道伙伴,覆盖18亿人,并且拥有线下、线上渠道,以及庞大的企业客户基础。
Vive与伟仕佳杰合作模式
强渠道的进入一方面有利于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另一方面也能让市场更为系统化,但不可避免的是,其也会对现有的部分公司造成冲击。
最后一个趋势是细分&专业化。2018年的VR应用落地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VR党建、VR消防、VR看房、VR家装、VR挖矿、VR禁毒……脑洞足够大,似乎一切都能与VR结合,细分到纷繁多样的场景。
如专门使用VR做视力验光的欧普特,其曾经在传统领域从事验光10余年,后结合VR技术升级,研发了VR版验光应用,专门用于验光及辅助治疗假性近视,这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相关负责人提到,在全球做验光的大的企业就4家,欧普特从10多年前就一直做试光,在线下积累了小1000个渠道,包括眼科医院、眼镜店等。其认为,之所以很少有人做,一方面是由于太过专业,另一方面也因为市场规模太小,1000万元的市场规模很多公司都看不上。
如合肥耀安科技切入煤矿这个细分场景,研发了安全培训软件,培训矿井工人模拟井下作业,以减少安全事故。东湃互动、时空门科技等也是均以消防、地震等安全培训内容切入,落地到社区、学校、企业等。
红色内容也是2018年颇为热门的一个细分领域。如山东电视台旗下的山东广电视觉公司,其在中宣部委托山东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下,从2016年10月开始拍摄红色旅游,包括遵义会议、井冈山等地点,将拍摄出来的内容集成硬件打包销售给相关部门、企业的员工学习,一套50台设备大概65-70万元。
将VR融入到传统领域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像教育、医疗这种专业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外行人即便再了解VR技术,也难以在传统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所以专业化的团队,才能得以生存下来。据伯通信息CEO王震坤称,医疗领域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牌。“比如市场上流行一套人体模型,很多人的产品就会用这套人体模型来改,没有人沉下心来和专业的医学院合作,把真实的心脏解剖开,没有人沉入到教学里面,跟医学教育的人研发独特的东西。2016年我知道的做VR医疗的有20-30家,后来很多都转型了,现在比较大、垂直的可能不到10家,大部分团队就十多个人,我们算中型团队,再往上有大的有100-200人以上,那种也很少,他们就什么项目都接,专研的这种还挺少的。”
政府政策推动产业落地
2018年的VR/AR发展中,政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从工信部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天津、附件、浙江、山东、北京、成都、贵州、沈阳、厦门、广东等省市地区的相关政策文件,都在加速VR融入产业的速度。
9月,教育部正式宣布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院校中设置“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将作为标准课程进入高职院校,并从2019年开始实行。
这一年针对VR的政策不再是口号,而是进入到了执行层面,一方面以采购的形式让VR落地,另一方面也在资金、资源、人才等多个维度用实际行动推动着产业的发展。
青岛
2018年9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联合主办,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8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举行,青岛计划将崂山区建设成“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国家虚拟现实产业基地”。
除了引进VR顶尖科研机构和团队之外,其在产业布局上,还提供约45万平方米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载体空间,到2017年底,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载体投用24万平方米。
在资金支持上,崂山区成立了1亿元的VR天使创投基金、5亿元的协同创新基金、30亿元的VR产业投资基金,全力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加快发展。在产业政策上还出台了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优化虚拟现实产业生态环境。
南昌
2016年开始,南昌市委、市政府就宣布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据了解,南昌将以红谷滩新区为主构建辐射全市的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包括VR创新中心、VR云中心、VR体验中心、VR展示中心的“四大中心”以及包括VR标准平台、VR交易平台、VR教育平台、VR资金平台的“四大平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南昌市共对接VR产业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平台搭建等各类企业300余家,邀请90余家企业代表来南昌考察,正在洽谈的项目有43个,拟签约项目56个、拟签约金额达127亿元。
政策层面,根据南昌市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VR/AR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版)》,南昌政府将继续大力引进知名VR/AR企业,其中,为了培育龙头企业,将对新引进实际到位投资额达500万元(含)以上的VR/AR企业,按其到位投资额的6%,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而对并购境外或省外科技型企业,分别按并购额的10%和5%,给予单项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同时,在创新融资服务上,南昌联合社会资本设立规模10亿元的VR/AR产业天使投资基金,专项用于VR/AR产业孵化和投资发展;而为了支持VR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政府将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相关办法给予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VR/AR产业领域的创新平台,给予500万元或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其他地方的相关政策在此不一一列举。
5G为VR带来新一轮热潮,仍需卧薪尝胆
2018年年底,5G陆陆续续开启了试点,在2019年的MWC上,5G+云VR几乎成为了全场的焦点,4K、8K、12K……一个个数字刷新着用户的观看体验。
如龙卷风般袭来的5G,将VR再次卷回到舞台中央。
2019年短短2个月中,从央视、江西春晚纷纷采用5G+VR直播开始,到发改委宣布可对VR/AR企业进行补贴,紧接着湖南省工信厅及信化厅宣布密切跟踪VR、AR等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再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宣布加强影视业与AR/VR等技术融合政策的下发,一桩桩一件件,VR利好的消息几乎未曾断过。
VR/AR被认为是5G网络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甚至有说法称5G是为VR/AR而生。VR特别是在线游戏、多人社交、观影、直播等场景都对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5G以低延时、高带宽的特点著称,最高下行理论速率可达到10Gb/s,即便是最低值也可达到100Mb/s。
借着5G的东风,VR也将迎来新一轮热潮,包括市场和资本层面。不过5G真正要规模化普及至少要到2020年,在这两年间,陀螺君认为VR企业依旧需要卧薪尝胆,勒紧裤腰带求生存。
行业应用仍旧会是这两年VR发展的主要舞台,这几年虽然VR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传统行业,但传统行业和VR企业之间的鸿沟仍未真正得到解决,相互之前还需要经过认知、试错、磨合的阶段,规模化应用之路道阻且长,还需细细耕耘。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苹果沉浸式电影首秀:内容震撼,然后呢?
- 2 Vision Pro 要停产?史诗级大败局,苹果做错了什么?
- 3 傲视群雄!全球VR出货量Meta占比超74%,第四季靠Quest 3S加持有望突破80%
- 4 Meta、苹果齐上新,歌尔又行了?
- 5 帮谷歌突破电视业务瓶颈的,为什么是一家中国AR公司?
- 6 “非洲之王”传音开辟新赛道 也开始试水做AR了
- 7 Rokid十年功力,能否与苹果在AR赛道一决雌雄?
- 8 开发者被Meta“抛弃”转向竞争对手?细数Meta与VR/AR开发者的恩怨情仇
- 9 Meta与Apple,高端XR头显市场的“难兄难弟”
- 10 华为MR混合现实专利曝光 相关产品最快明年登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