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迎来新风口:小派科技的过冬秘籍是什么?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作者:狮刀,编辑:子钺。
罗曼·罗兰有句经典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的生活真相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不留遗憾地过完一生。
但是,未来,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有限”成为“无限”?
马斯克给出了一条路径:去火星,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增加空间的维度。
VR则给出了另一条路径:去虚拟世界,让人类成为多维时空物种,同时增加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我们在真实世界里无法达成的愿望,可以在虚拟时空中完成。”小派科技董事长翁志彬告诉创业邦,“现在的硬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在马斯克的火星移民票出来之前,VR会更快让你感受到火星的四季变化。”
“人一生差不多都是三万多天,但是有了VR,人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同样是一生,VR技术加持的生命,其内涵的丰富度可以大大的提升。”
VR硬件的高端“江湖”一度被Facebook,PlayStation等海外巨头品牌“霸榜”,国产品牌一度成为“低端替代”的代言词。根据Steam的统计,来自中国的VR头显玩家小派科技在Facebook、HTC,Steam,Sony,HP等赫赫有名的国际巨头中“杀”出了重围,成为了唯一上榜的“非巨头”企业。
图片来源:Valve’s Steam Survey
当VR行业历经潮起潮落、火爆的浪潮再度来袭之际,创业邦采访到小派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翁志彬,独家挖掘VR创业者经历过的泡沫与幻灭,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又是如何穿越寒冬,迎来新一波风口?
VR风口下的创业:
“来自未来”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VR头显一度被认为“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是因为自2015年VR成为创投圈的热门产业,市面上便充斥了各式各样的“伪VR头显”:一个塑料盒子、一个屏幕、两片透镜再加一条头戴绑带以及其他硬件,就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随后将手机塞进去就可以直接观看VR内容。而这种“山寨头显”的成本仅有几十元,但是一旦傍上“VR”这个概念便可月销上万。
“那时候,VR概念刚刚兴起,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但是当时市面上的高端产品都突破不了技术上存在的瓶颈,如画面分辨率低,视场角小,迟滞导致的眩晕感等问题,所以一时间让山寨VR头显有了可趁之机。”翁志彬说。
最关键的技术瓶颈有两个。一个是分辨率,就是看起来是否足够清晰。在小派诞生之前,市面上最好的产品是Oculus Rift DK2,头戴显示器分辨率为1920*108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K。
另一个是MTP(Motion To Photons)时延,也就是端到端延迟。这个指标和眩晕感息息相关。VR对MTP时延要求通常以不高于20毫秒为目标。如果MTP时延不达标,用户会觉得恶心(motion sickness), 将严重影响体验。
但是高分辨率和低MTP之间却存在着“鱼和熊掌”的关系。
“想要达到较高的分辨率,当时就只能用LCD液晶来显示,但是液晶显示本身的延迟就有二十几个毫秒,但如果整个端到端的延迟到了20毫秒以上,那么眩晕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于当时市面上大多数做VR头显的工程师来说,高分辨率+低MTP这件事就做不了,必须要放弃一头。”一名VR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创业邦。
翁志彬不这么认为。
“技术型创业一定是先围绕着产品去突破一个技术点。”翁志彬说,“我们的突破口首先就是做一款既能达到高分辨率,又能降低MTP的产品。”
翁志彬在创业之前,曾在德信无线、比亚迪和歌尔当了十几年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也是数码和科技领域的资深“发烧友”。他发现,在国外论坛里,“Made in China”总是“低端”“山寨”的代言词,“我一直梦想自己做一款产品,改变全世界对中国硬件的这种印象。在接触到VR之后,我知道,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
彼时,国内VR行业还尚未起步,但身处歌尔声学VR项目的周宏伟和翁志彬已然嗅到了未来。这两位研发出身的工程性人才,通过在歌尔时期对接Sony、Oculus等客户了解到的用户需求及行业前景,怀揣着对VR的诚挚梦想及美好愿景,离开了山东潍坊,一个向北(北京),一个往南(上海),开启了各自创业之旅。这两个品牌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Pico(小鸟看看)与Pimax(小派科技)。
但是周宏伟和翁志彬对VR的看法不同,周宏伟认为:做硬件最重要的是供应链,pico把主要资源都投入到了供应链的布局上;翁志彬则认为:做硬件最重要的是创新,“如果用户看都看不清楚,还谈什么VR?”
2015年11月,小派科技正式成立。
经过十个月的开发和调配,小派的第一款产品做到了双眼4K分辨率,“产品原型做出来之后,整机体验还不错,我们一下子就有信心了。”
当时正好赶上美国2016 CES展会(注:CES是世界影响范围最大的消费电子展,每年一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赶做样机、优化软件;同时抢到了一个别人转让的展位,甚至最后一台样机都是飞机马上要起飞的前几个小时才准备好的。”翁志彬说。
据翁志彬回忆,小派产品在2016年CES上一炮走红。
小派展台的隔壁正好是Oculus的展台。“他们的展台很大,好多用户在体验完他们的产品后,刚好走到我们这边又体验,然后会被震惊。‘这个东西很好!从没有体验过这么清晰的头显!’当时就有投资人当场要约我们聊。”
2016年6月,小派第一代4K产品开始实现量产。但是翁志彬的目光早已经投向了下一个里程碑。“视场角和清晰度也是熊与熊掌的关系,但是要实现极致的沉浸感,这两个维度必须都得达标”。2016年10月,Oculu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曾表示:“五年后的VR,视野一定能超过150度,分辨率一定能超过4K。”
几天之后,在小派科技的上海实验室里,小派的新一代产品原型机调通了,分辨率8K,视场角200度。凭借这款超时代的产品,小派获得了VR界大神级人物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的公开背书,并站上了行业的潮头。
小派的8KX系列产品是全球消费VR头显行业首家分辨率达到8K的产品。如果没有小派8K产品的横空出世,Michael Abrash的“五年之约”真的就会成为现实。
从0到1的阶段,小派进行的异常顺利,A轮融资也顺利到位。可是好景不长,正当翁志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VR行业却进入了长达三年的冰河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