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CPU/GPU 传感/识别 显示/微投影 追踪/定位 电池/电源管理/驱动 声学/光学 通信 OS/软件/算法 云服务/大数据 材料 其它
终端:
头盔 眼镜/盒子 一体机 配件 服务 渠道
应用:
游戏 影视/动漫 娱乐 医疗 军事 媒体 旅游 购物/餐饮 教育 工业/农业 家居 设计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飞天云动冲击港交所“元宇宙第一股”,是机遇还是泡沫?

2022-02-09 14:27
洞察IPO
关注

作者:潘妍

出品:洞察IPO

刚刚过去的2021年可谓是“元宇宙元年”。

2021年3月,游戏平台罗布乐思Roblox(RBLX.US)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

同年10月,互联网巨头Facebook改名为Meta,将元宇宙这一概念推向顶点,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开始规划入局元宇宙赛道,迫切想要搭上元宇宙的顺风车。

近期,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供应商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天云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并在招股书中许下“成为中国元宇宙生态中的一名先行者和领先者”的愿景。

尽管AR/VR是实现及赋能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的重要应用,也是元宇宙发展的先决条件和进场壁垒。不过,无论是研发投入、资金还是行业经验,飞天云动距离梦想照进现实仍有一定距离。

手游公司转型AR/VR,流量成本削减业务毛利

飞天云动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掌中飞天。公司曾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摘牌。

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发,掌中飞天在风口中筹建元宇宙平台——飞天元宇宙,并于11月更名为飞天云动,宣布战略布局元宇宙领域。

这期间,飞天云动逐步从手机游戏业务转向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

截至2021年上半年,飞天云动AR/VR相关业务占比超9成。

图片来源:飞天云动招股书

与其说飞天云动在元宇宙领域有所布局,不如说飞天云动在AR/VR领域较为深入。

早在飞天云动主营业务还为手游业务时期,公司就曾研发出了一款VR游戏《极限飞行者》。

据掌中飞天(现飞天云动)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就游戏《极限飞行者》与虚拟现实眼镜生产商暴风魔镜于2016年4月签订代理运营协议。

约定该游戏上线一年内所得收入全部归公司所有,一年后收入按5:5的比例进行分成。

据介绍,《极限飞行者》是一款第一人称视角的飞行类模拟游戏,主打真实体验“高空翼装飞行运动”。通过VR的形式带来沉浸感,需配备VR硬件设备。

业绩方面,2018年-2020年,飞天云动分别实现营收1.65亿元、2.51亿元、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3亿元、0.42亿元、0.59亿元。

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2.8亿元,净利润0.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飞天云动目前的经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保证营销效果,其AR/VR业务需要持续购买广告流量。

在后流量时代的背景下,流量成本水涨船高。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飞天云动流量获取成本分别为0.51亿元、1.15亿元、1.3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成本的53.7%、65.6%、59.2%。

2021年上半年这一成本进一步扩大,超过2020全年流量获取成本,为1.45亿元,占同期总收入成本的74.4%。

飞天云动在招股书表示,公司流量获取成本受AR/ VR服务业务增长所推动,主要是AR/VR服务支付予媒体平台或其代理以购买广告流量的成本,

因AR/VR服务业务主要为客户设计和投放AR/VR互动内容,同时收集、监测及优化数据并向客户反馈,从而帮助客户增加品牌曝光度或知名度等,所以公司需要购入大量的流量以供支持。

同时,飞天云动在报告期内还分别支付0.04亿元、0.45亿元、0.86亿元及0.79亿元的预付款用于获取广告流量。

对此,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倘若公司停止与任何现有主要媒体平台或其代理合作,或将导致根本无法为客户完成广告交付,并可能在寻找新的媒体平台或新的广告流量方面产生巨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高额的流量获取成本正在削减飞天云动业务的毛利率。

2018年-2020年,有内容投放需求的AR/VR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3%、21.2%、19.4%和21.5%,大幅低于AR/VR内容与AR/VR SaaS近50%的毛利率。

图片来源:飞天云动招股书

蹭概念?“含元量”引疑,元宇宙征途是星辰大海么?

《中国元宇宙商标申请企业画像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有1692家公司,申请了1.14万个元宇宙商标,99.9%的“元宇宙”商标均于2021年注册申请。

由此可见,元宇宙概念已成为大量中国企业追逐的新风口。

飞天云动董事长汪磊也曾在访谈中表示:“5G时代下,平台级发展和专注细分领域,是飞天云动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定位。未来,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的互动方式一定会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而飞天云动的终极梦想就是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宇宙平台。

招股书中,飞天云动将“凭借AR/VR技术打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次元壁,并赋能客户实现数字化升级及业务扩充。我们立志帮助每名客户进入元宇宙,连接彼此,并实现元宇宙时代的数字价值商业化,从而打造我们自身的元宇宙平台”作为自己的使命。

图片来源:飞天云动官网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元宇宙风口之下,相关产业潜力巨大。但由于前元宇宙概念尚未有准确定义,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集中度并不高,可以预见未来竞争激烈,且行业格局变数很多。

要知道,以前的热门概念大多由互联网企业参与构成,而到了元宇宙风口基本上所有的行业都来了。

例如罗振宇在“得到”APP上线《元宇宙6讲》,课程售价29.9元,1小时创下百万的销售额;运动服装品牌NIKE收购虚拟运动鞋公司RTFKT。此外,拉夫劳伦和Gucci等奢侈品牌也推出了虚拟体验。

行业之中藏龙卧虎。相较之下,2017年才涉足AR/VR领域的飞天云动,本就算不上行业先行者,且并无特别的技术优势,“含元量”引疑。

其中,作为一家正在发力元宇宙的企业来讲,飞天云动的研发能力稍显拉垮。

报告期内,飞天云动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58万、1142万、1504万元及901万。且研发费用率呈下滑趋势。由2018年4.6%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2%。

对比来看,2021年4月,生存塔防射击游戏《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宣布,将追加10亿美元研发费用,以支持“元宇宙愿景”。

众所周知,元宇宙概念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数字孪生、传感器、5G等多项“砸钱”技术。

光从研发投入来看,飞天云动所付出的仅仅是杯水车薪。

或正是由此,飞天云动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开发飞天元宇宙平台,选定合并、收购和战略投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内容,飞天云动“建设”飞天元宇宙平台另一重要方式是收购,例如收购数字资产等战略性投资和并购。

然而报告期内,飞天云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0.03亿元、0.12亿元、1.04亿元和1.33亿元。且其中一大部分还要用于支付获取广告流量的预付款,公司现金流整体相对紧张。

尽管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持续为飞天云动经营活动输血,但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近年来停滞不前,甚至在2018年和2020年上半年出现经营现金流量负值。

图片来源:飞天云动招股书

从上市前股东结构来看,飞天云动控股股东汪磊、李艳浩通过Brainstorming Café,持股49.66%;自然人股东持股12.28%;其他机构股东持股38.06%,包括同创伟业6.08%、西安智耀4.09%、赛富动态4.05%等。

图片来源:飞天云动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主持人杜海涛就曾投资过飞天云动,为第三大股东,持股8.6%。期间双方联手开发了休闲赛车手游《涛涛熊极速联盟》,游戏的主角“涛涛熊”正是以杜海涛为原型设计。

后来随着掌中飞天继续增资,杜海涛持股比例逐步下降,2021年8月,杜海涛将其所持股份以183.93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售。

不过,对于企业加码元宇宙,行业观点也并非一味看好。

此前,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万物皆可“元宇宙”?》就提出“元宇宙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的疑问。

还有经济学家认为,企业若没有业绩支撑,炒元宇宙概念可能会拉伤了自己,甚至给实控人或股东增加负担,甚至是更大拖累。


       原文标题 : 飞天云动冲击港交所“元宇宙第一股”,是机遇还是泡沫?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专题

    VR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