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向左,Meta向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于是国内外XR行业的领头羊PICO与Meta纷纷发布产品,向消费者展示过去的一年中所取得的成果,从产品就可以窥见二者策略的差异,本期的锐评,我们就此展开。
01
PICO向左:盈利与创新
8月20日,PICO 4 Ultra正式发布,其中消费者版售价4299元,企业版售价7499元。跟上一代的PICO 4 Pro相比,PICO 4 Ultra完整升级了芯片、连接方式、充电功率、手柄,部分升级了瞳距调节、音频、内存,闪存、电池容量有所缩水。PICO 4 Ultra的摄像头配置,能够带来更加出色的MR体验,PICO 4 Pro的摄像头配置,则是倾向于带来便捷的VR体验。
再把二者的外观结合起来,PICO 4 Ultra的前面板相较于PICO 4 Pro的正面“开了一条缝”,塞进去了两颗彩色摄像头、1颗iToF摄像头,是一台MR设备,PICO 4 Pro则是相较于PICO 4 Ultra而言,是一台正面完整的VR设备。
PICO 4 Ultra的价格也比PICO 4 Pro贵了500元。
如果从门外汉的角度评价PICO 4 Ultra,不少人会觉得这款产品会因为价格太高,而没法大卖,PICO 4 Ultra的定价完全是官方作死。
如果从业内人士的角度评价PICO 4 Ultra,它是一款追求盈利、筛选用户,给行业留足发展空间的产品。(具体可以见我们以往的报道《4299元贵吗?解读PICO 4 Ultra定价背后的深层逻辑》)
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追求盈利,众所周知在刚被字节跳动收购的一两年间,字节跳动相当“宠幸”PICO,给了其充足的预算以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于是PICO就有了亏本卖硬件的底气。有接近PICO的人士透露,PICO每卖出一台机器,单个机器的硬件亏损几乎在1000元以上,还不算线下门店的支出。
大举撒钱了,虽然奠定了PICO在国内VR市场霸主的地位,但是却依旧没法催熟VR市场,于是字节跳动“气馁”,不仅削减了PICO的预算,还传出了“逐步放弃 PICO 业务”的消息。尽管官方进行了辟谣,可是却给了PICO一种危机感。
PICO亟需向字节跳动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从PICO 4 Pro开始,我们就看到了PICO的产品价格飙升,高价格意味着盈利空间巨大,PICO 4 Ultra则是延续了PICO 4 Pro的高价策略。
在PICO 4 Ultra发布的同时,也创新性的推出了PICO体感追踪器,采用轻量化设计,内置多模态融合追踪方案,底座和主体总重约27g,支持开机自动配对,用户通过佩戴2个腿部追踪器,可实现全身24个骨骼节点的6DoF动作捕捉。官方表示,PICO体感追踪器全身动作捕捉延时约20毫秒,平均位置误差约5厘米,平均角度误差约6度,脚踏识别精准度≥98%,续航超25小时。
PICO体感追踪器399元的售价既能体现PICO的创新能力,如果成功,则是引领行业发展,也能让PICO通过卖VR配件挣点小钱。如果失败,则是向行业证明体感追踪器的路走不通,告诫同行别做类似的产品。
02
Meta向右:倒退与保守
9月26日,Meta正式发布的VR头显Quest 3S、代号为Orion的AR眼镜,前者售价299.99美元起步,现已开启预订,10月15日正式开售,后者售价官方没有公布。
如果从配置的情况来看,2024年发布的Quest 3S实际上就是Quest 3与Quest 2的“缝合怪”,它既有Quest 3的性能与全彩透视,也有Quest 2的价格优势,考虑到它是一款2024年发布的产品,综合实力居然还不及2023年的Quest 3,可以说是一种倒退。Quest 3的总体实力也不及2022年发布的Quest Pro,如此看来,Meta在这两三年推出的VR产品一直都是在“开倒车”,毫无追求可言。
再来看看Meta用了近10年时间花费超过50亿美元开发的AR眼镜——代号Orion,跟市面上的AR眼镜相比,它的优势在于重量轻且FOV大,劣势在于制造成本过高且工艺复杂,Meta决定暂不上市。根据Meta高管透露,每台Orion的制造成本约为1万美元(约7万人民币)。
换句话说,Orion只是Meta拿出来向世界展示的“炫技之作”,它在各方面的实力仍然不及已经上市的AR眼镜产品。
比如重量,Orion将它的算力模块没有集成到眼镜上,而是放到了类似于AR主机的设备上,使得其拥有了重量优势。如果雷鸟X2也采用类似的方案,Orion的重量优势可能不复存在。
比如FOV,Orion引以为傲的70°FOV,目前的Magic Leap 2已经能够做到了,而且后者已经上市两年多时间了,Orion还不能量产。
由此看来,Orion不是各方面都顶级,就显得有些保守,通常而言,无法量产的物品,它的参数等都是很激进的。
03
写在最后
在Quest 3S与Orion发布之前,有人在Instagram问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Meta是否会仿效PICO提供类似的体感追踪器?
对此安德鲁·博斯沃思表示Meta目前没有计划,除非PICO能够向Meta证明体感追踪器有商业价值,能够取得了突破性的市场成功,否则Meta应该不会推出类似的产品。
换句话说,对于是否做体感追踪器,Meta在观望PICO推出产品的市场反映,如果PICO掉坑里了,Meta就没必要再度踩坑了。
再看看Meta发布的VR头显与AR眼镜,产品的倒退与保守,跟忙着盈利与创新的PICO相比,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文/多弗朗明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PICO向左,Meta向右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Vision Pro 要停产?史诗级大败局,苹果做错了什么?
- 2 Meta、苹果齐上新,歌尔又行了?
- 3 傲视群雄!全球VR出货量Meta占比超74%,第四季靠Quest 3S加持有望突破80%
- 4 Meta放不下的Avatar,在向“可互操作元宇宙”靠近
- 5 AR/AI眼镜大热,这些传统眼镜厂商已经入局
- 6 华为MR混合现实专利曝光 相关产品最快明年登场
- 7 “非洲之王”传音开辟新赛道 也开始试水做AR了
- 8 Rokid十年功力,能否与苹果在AR赛道一决雌雄?
- 9 开发者被Meta“抛弃”转向竞争对手?细数Meta与VR/AR开发者的恩怨情仇
- 10 华为、三星等巨头或在2025年入局 XR市场有望变红海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