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CPU/GPU 传感/识别 显示/微投影 追踪/定位 电池/电源管理/驱动 声学/光学 通信 OS/软件/算法 云服务/大数据 材料 其它
终端:
头盔 眼镜/盒子 一体机 配件 服务 渠道
应用:
游戏 影视/动漫 娱乐 医疗 军事 媒体 旅游 购物/餐饮 教育 工业/农业 家居 设计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度】曾经被捧上天的AR 能给现在的VR带来什么前车之鉴?

2016-02-03 11:22
来源: 镁客网

  如果有人问,2016年智能硬件领域最热门的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专业人士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VR。但是,作为VR的孪生姐妹AR,却也曾经有着一样辉煌的历史。

  在2008年,AR成为了投资界的宠儿,概念被炒的火热极了,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以及投资者都会对它慷慨解囊,前景似乎一片广阔。只要你想做AR,几乎不用担心融资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三年后也就是在2011年,市场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AR企业面临着财政赤字问题,甚至是只能宣布破产。

  AR那时,简直是一夜爆红,瞬间成为各家企业、机构、消费者期待的对象。但是,却又很快在三年间没落了下来。除了实质性的技术突破有限之外,实际效果与慨念视频效果相差胜远也是关键原因,加深了业界对AR技术的质疑。

  尽管存在部分的AR初创企业在这三年间发展得很快,或者被大公司收购了,或是独自存活了下来,但是仅仅是个别的幸运儿,大多数的AR企业都只能是关门大吉。

  现在,HoloLens、Kinect、Project Tango、Magic Leap等科技巨头们新推出的次时代设备又把AR技术推向了风口浪尖,迎来复兴的浪潮。同时,VR也进入了技术上升期和快速发展期。那么,作为AR的后辈,VR是不是应该吸取前辈的教训呢?

  一、平台的重视与发展

  根据Zugara的调查显示:2008年到2011年,75%的AR初创企业都在将自家的产品进行差异化生产,希望能拉开距离,走定制化路线。但是这样的选择过于片面,大部分的公司只重视了技术层面上的定制,却忽视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仅有一小部分企业有平台建设的相关预算,绝大部分公司是没有这项计划的。

  作为一个VR企业来说,减少平台的差异化,推动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扩大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即使企业初期资金短缺,即使比技术定制化更难,但是只有有自己的平台来推广发展,才能确保自己的技术是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友商做嫁衣。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专题

    VR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