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未死,将融入AR体系
走过虚拟实境(VR)过去发展的这几年,即便是草创初期还在Kickstarter透过群众募资的VR先驱Oculus(随后于2014年被Facebook慧眼识英雄看上以高价20亿美元收购旗下),如今也认知到VR不再是未来所寄。
随着Oculus的工程师们花着数以百万美元老东家Facebook的资金开发第二代VR头盔之后,Oculus研发总监Michael Abrash如今正准备朝向一个扩增实境(AR)将主导未来众人生活的新世界而着眼。
VR未死,只是在操作层面上向AR靠拢 诚然,VR拥有连结跨越五大洲陆地各人群的能力,更可借由更加沉浸式的方式表达强而有力的情感体验,远远优于过去任何其他科技先驱,但目前这些笨重的VR头盔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无法吸引使用者。这些笨重的VR头盔基本上把使用者与现实世界彼此隔绝开来,一旦穿戴上VR头盔,使用者无疑蒙上一层眼罩,在心理层面上感受到脆弱感、疏离感以及举止怪异的感觉。
根据Engadget引述Abrash的话表示,无论VR的技术开发如何优异,使用者鲜少愿意与看不到双眼的对方进行社会化互动,一言以蔽之,使用者就是感觉到不舒服,从穿戴式装置的角度来看,社会的接受度绝对是任何使用者在公众场合穿戴任何穿戴式装置时必须考虑的一大要点。
一项科技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的“感觉”本身虽然极难透过数据量化,更难以把“感觉”本身透过设计产品传达出来,但任何一项科技产品的成功,却都不能不忽视使用者对此产品的“感觉”:Oculus研发总监Michael Abrash清楚这点,Oculus如今也明白这点,至于Oculus的母公司Facebook也明白认知到这一点,同时更有许多主要科技大厂包括Google、苹果(Apple)以及HTC等也渐渐明白了:这也是何以说,相较于VR,AR才会是未来之所寄。
Abrash表示,我们其实都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就是AR眼镜(AR glasses),但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旦等到AR眼镜技术成熟到量产阶段开展,预期将是未来50年深具转型变革之科技之一,也将是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之所寄。
在此同时,虽然VR未能准备好进入量产阶段,并不意味着VR产业会在短时间内消逝。事实上,主要VR制造商业已准备好走向向AR靠拢的一天,这将意味着昔日笨重的VR头盔将转型成为时尚的、清楚的镜头,而这正是目前AR眼镜必须在技术上克服的难题,这些镜头将在物理平面的基础上投射出虚拟的世界,其选项还包括了完全隔绝实体世界、沉浸在虚拟体验里,这将是2018年以后VR与AR世界的碰撞:VR未死,只是在操作层面上向AR靠拢。
20或30年后,人人眼戴AR眼镜,弃置智能手机 若说VR/AR硬件市场表现相对疲软,那么,过去几年在VR/AR软件市场的表现可说是呈现爆炸性发展。高度受欢迎的应用程式例如神奇宝贝等,业已在广大消费者印象中导入了扩增实境的概念,带领主流消费者理解到,如何将数位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混合成为可能的呈现。苹果释出ARKit从AR软件的角度展开大进击,而Google随后亦以ARCore生态系统紧随在后,双方阵营展开iOS与Android的AR开发者各取所需。
在此同时,微软(Microsoft)也有Mixed Reality Capture Studios与Mixed Reality Academy,邀请各界菁英前来进行与AR、VR、MR等相关实验。 基本上,VR与AR其实可以说是沿着不同的道路朝向同一目的地,VR与AR的结合,最终是要让人类更聪明、更有能力、更加洞悉周遭讯息。而AR的未来,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随着AI产业更进步,开发者们当能够配置更多的运算能力到更小型更流线型的头盔上,直到再也无法区辨出普通眼镜与AR眼镜之间的差异性。前述的Oculus研发总监Michael Abrash表示,20年或30年之后,他预期人人不再是个个携带智能手机出门到处走,反而是戴上一幅时尚的AR眼镜,这些眼镜提供了包括AR、VR、MR等相关的功能技术,到时候人们可以整天戴着这些眼镜,而届时VR与AR的界限也将消失。
根据ARtillry报告显示,扩增实境所构想的型态呈现,亦即AR眼镜、或说智能眼镜(Smart glasses),距离大量消费者采用起飞期还要好几年的时间,这其间受限于成本、大小以及社会文化接受度等因素,即便连苹果的AR眼镜或AR头盔也传说要到2019年才有机会问世,而且这还是第一个版本,若从Apple Watch来推测苹果下一个穿戴式装置AR眼镜的成熟度,究竟2019能否有望成为指标仍是未知数。因此,以目前而言,AR的市场机遇仍落在全球高达26亿支智能手机安装基础上。
诚然,相较于消费端,智能眼镜应可率先见于在企业端方面的先期导入应用。毕竟,在企业端的应用当中,时尚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不需列入优先考量,企业主采购意愿,也较少被昂贵的智能眼镜价格所左右其下单与否,有鉴于企业端的智能眼镜应用多考量成本撙节与精简作业流程等制造和组装等领域,智能眼镜的价格因素将会被视为可接受的投资成本。
然而,若回到消费市场来观察,近来主要欧美科技巨擘的动作,仍支持其将智能手机视为AR载体的事实:智能手机硬件的进步与AR能力的提升,这多包括了光学、屏幕大小、处理器能力、以及移动宽频速度等。当然还有文化因素,例如千禧世代对于在Snap上分享多媒体的近似性,也提供了移动AR广泛接受度社群基础,这样的社群相较于过去的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Snapchat上的Selfie Lenses或是AR手机游戏神奇宝贝,尽管这些早期版本的AR缺乏精准true AR所要求的定义,但其广泛的市场接受度也吸引了欧美科技巨擘进一步大手笔投资移动AR。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Vision Pro 要停产?史诗级大败局,苹果做错了什么?
- 2 Meta放不下的Avatar,在向“可互操作元宇宙”靠近
- 3 Meta、苹果齐上新,歌尔又行了?
- 4 AR/AI眼镜大热,这些传统眼镜厂商已经入局
- 5 傲视群雄!全球VR出货量Meta占比超74%,第四季靠Quest 3S加持有望突破80%
- 6 华为MR混合现实专利曝光 相关产品最快明年登场
- 7 开发者被Meta“抛弃”转向竞争对手?细数Meta与VR/AR开发者的恩怨情仇
- 8 “非洲之王”传音开辟新赛道 也开始试水做AR了
- 9 华为、三星等巨头或在2025年入局 XR市场有望变红海
- 10 一举拿近半市场份额,XR新话事人诞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