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行走: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VR画面就被掉了包
重定向行走
无论一个人的方向感有多好,当闭上眼睛走路的时候,就无法走成一条直线。换言之,即便你正闭着眼睛绕着房间打转,却很有可能对自己正在走直线感到深信不疑。
闭上眼睛就会缺乏方向感的这一人体“缺陷”,却是能非常方便的运用在VR中,让人们在一个实际狭小的环境中相信自己正在探索一个浩大的世界。
不过,要想骗过人类的空间感,前提条件就是要遮住人的双眼,让视觉无法调整更正自己的方向感。然而尽管在VR中看到的内容不真实,但人眼仍然是工作着的,如何实现重定向行走呢?
今年三月份,英伟达、Adobe联合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利用了人视觉的一个特性:扫视抑制。
所谓扫视抑制,即当眼球从一个注视点转移到下一个注视点之间的时候,尽管时间短暂,但是在这几十毫秒内人眼处在一个短暂的失明状态。
而英伟达和Adobe的技术便是利用眼动追踪精确的追踪到眼球的扫射过程,利用眼球的这一段时间的视觉抑制时期,在VR画面上做手脚。只是一转眼的功夫,视觉中的画面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而人眼对此却毫无察觉。
场景轻微旋转,诱导用户朝着某一方向“直行”,而在现实物理空间中用户却是在做着转弯的鬼打墙。
近日,汉堡大学博士的一篇论文向我们展示了重定向行走技术的更新发展境况。
和上文中的英伟达、Adobe技术类似,该文章同样利用了视觉抑制作用,在人眼短暂“失明”的时间内,对VR画面做手脚。不同的是,在这里他不仅利用了扫视过程中的视觉抑制,还注意到了眨眼过程中的视觉抑制。
文章指出,扫视、眨眼都是常见的眼部动作,算上这些动作持续的时间,在人用眼的时间中,实际上有十分之一的时间都处在这样的视觉抑制过程中,换言之,相比英伟达、Adobe的技术,文章中采取的方案将眨眼的时间包含进来,延长了视觉抑制的总体时间,在微调画面的操作上,操作空间就更大了。
人类每分钟眨眼的次数在10到20次,持续的总时间在4-19秒之间,不同的年龄性别,疲劳程度下眨眼的频率会不一样。
只是眨眼的功夫,眼中的画面就已经被掉了包,最可怕的是,对于2至5度的相机角度旋转以及4至9厘米的用户视图平移,用户都没法查觉。
人眼每一次眨眼,注视点转移过程中,画面都被悄悄的做了变化,当人眼重新看到画面的时候,会被诱导着做曲线移动,从而节省室内空间。
文章指出,使用他们当前的技术,重定向行走效果的性能可以提高大约50%。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Meta放不下的Avatar,在向“可互操作元宇宙”靠近
- 2 Vision Pro 要停产?史诗级大败局,苹果做错了什么?
- 3 12大品牌,近20款Micro LED AR眼镜已发布
- 4 AR/AI眼镜大热,这些传统眼镜厂商已经入局
- 5 傲视群雄!全球VR出货量Meta占比超74%,第四季靠Quest 3S加持有望突破80%
- 6 iOS最强AI「视觉智能」,苹果AI眼镜的前哨
- 7 华为MR混合现实专利曝光 相关产品最快明年登场
- 8 华为、三星等巨头或在2025年入局 XR市场有望变红海
- 9 开发者被Meta“抛弃”转向竞争对手?细数Meta与VR/AR开发者的恩怨情仇
- 10 “非洲之王”传音开辟新赛道 也开始试水做AR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